67,990
2012
10月
10
BMW 的 Motorsport GmbH 不但在 1978 年正式推出 M1,成功地打進中置引擎的超跑市場、進軍賽道,1985 年還發想出催生高性能 3 Series 車型的計畫,並於 1986 年正式發表第 1 代 M3 後,不斷稱霸各地房車賽場與公路,且至今已推出 4 代、多款衍生車型,是 M 家族中最具運動氣息、也最令車迷津津樂道的車系。
第 1 代 M3 (原廠底盤代號 E30) 生產年份:1986~1992 年
1981 年、BMW 第一輛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超級跑車 M1 停產後,當時的執行長 Eberhard Kuenheim 便開始計畫全新高性能車款的推出,並在一次視察 Motorsport GmbH 的行程中,對著天才工程師 Paul Rosche 說到:3 Series 需要一具更運動化的引擎,之後 Paul Rosche 便一邊進行 M635CSi 與第 1 代 M5 的開發,一邊進行第 1 代 M3 的測試發展,並以拿下 WTCC (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 世界房車錦標賽冠軍為目標;於是 1986 年、Motorsport GmbH 替全球性能迷們帶來了原廠底盤代號 E30 的第一代 M3,並正式開啟了 M3 的傳奇。
不同於當時一般 3 Series 都是出自工廠生產線裡大量生產,幾乎可以說是為參賽而生的第 1 代 M3,是由 Motorsport GmbH 手工組裝而成,因此設計師特別替第 1 代 M3 換上了更霸氣的前/後下擾流、徹底外擴的前/後葉子鈑,可容納寬度達 7J 的 15 吋輪圈 (輪胎尺碼為前、後:205/55R15),並對 C 柱與行李廂蓋的造型進行修改,以加裝原廠尾翼,且內裝換上兩張跑車座椅、M 款 3 輻式方向盤、M 款真皮排檔頭和踏板,最後再於水箱護罩與行李廂蓋後方鑲上「M3」三色銘牌,給人極為硬派的視覺形象。
動力方面,儘管當時 3 Series 還有排氣量 2.7 及 3.3 升的直列 6 缸引擎車型,但在輕量化與平衡性的考量下,Motorsport GmbH 替第 1 代 M3 搭載的是,一具引擎代號 S14B23 (簡稱 S14)、排氣量 2.3 升的直列 4 缸自然進氣 (實際排氣量 2,302c.c.),並搭配 4 喉直噴系統,不但最高可在引擎轉速 6,750rpm 時、輸出 200 匹最大馬力,24.4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則可於引擎轉速 4,750rpm 時提供 (美規車型則是調降至 195 匹/23.0 公斤米),搭配 5 速手排變速箱與後輪驅動系統後,最快可在 6.9 秒將車重僅 1,200 公斤的第 1 代 M3 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可達 235 公里。
而且驚人的是,初代 M3 誕生後的隔年,Motorsport GmbH 便將它投入激烈的 WTCC 賽事,且旋即便在車手 Roberto Ravaglia 的操駕下拿到了首場冠軍,並在接下來的 1,628 天內、拿到了 1,436 次的勝利,成為當時房車賽中最強悍的車款,且還贏得兩次 DTM (Deutsche Tourenwagen Masters、即英文 German Touring Car Masters) 德國房車錦標賽的冠軍。
此外,儘管第 1 代 M3 在 1986 至 1991 年間、只生產了 16,202 輛 (其中還包括 786 輛 M3 Convertible 雙門敞蓬車型),其中還包括 1988 年時,為了投入 DTM 賽事,Motorsport GmbH 特別限量生產了 505 輛將最大馬力提升至 220 匹的 M3 Evolution,以符合賽會對於參賽車最低生產量的標準,以及 1989 年再度推出、外觀空力套件進行小幅修改的 500 輛 M3 Evolution II;並於 1990 年第 3 度限量發表 601 輛將 S14 引擎排氣量提升至 2.5 升 (實際排氣量 2467c.c.)、最大馬力達 238 匹的 M3 Sport Evolution (其中 1 輛為 M3 Sport Evolution Convertible 敞篷車型),除了擁有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 6.1 秒的成績,極速也攀升到 247 公里,成為最強的第 1 代 M3。
第 2 代 M3 (原廠底盤代號 E36) 生產年份:1992~1999 年
隨著 BMW 於 1990 年堆出原廠底盤代號 E36 的 3 Series,1992 年 2 月、Motorsport GmbH 也推出了第 2 代 M3 Coupé雙門跑車,並以其為基礎、1994 年發表 M3 Sedan 房車、1997 年追加 M3 Convertible 雙門敞篷車型,繼續延續了 M3 傳奇。
不過,由於第 1 代 M3 過於硬派的設定,被部分駕駛人抱怨其很難在一般公路上舒適的駕駛,所以第 2 代 M3 在設計之初,便朝向可兼顧舒適性而進行研發;也因此、車身尺碼加大後的第 2 代 M3,外觀並不像換上大量專屬車身鈑件的前代車型那麼誇張霸氣;與標準版底盤代號 E36 的 3 Series 相比,只更換了下方開口更大的前/後保險桿下擾流、側裙、流線型車外後視鏡與 17 吋的鋁圈 (輪胎尺碼為前、後:235/40R17),並於內裝換上兩張專屬 M 款跑車桶形座椅、M 款 4 輻式真皮方向盤與 M 款真皮排檔頭,且更換 M 款專屬黑色儀表板。
引擎室內、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的第 2 代 M3,則是分有歐規/美規,以及前期和後期車型:歐規前期 M3,搭載的是引擎代號 S50、排氣量 3.0 升的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 2,990c.c.),可在引擎轉速 7,000rpm 輸出 286 匹最大馬力,最大扭力 32.6 公斤米則可在引擎轉速 3,600rpm 時輸出,搭配 5 速手排變速箱後,可在 6.0 秒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被電子限速器封印在 250 公里。
美規 M3 方面,雖然同樣是配置引擎代號 S50、排氣量 3.0 升的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則為 2,900c.c.),但少了 6 喉直噴系統加持後,最大馬力成為 240 匹,最大扭力亦降至 29.5 公斤米,且除了同樣可搭配 5 速手排變速箱外,還首次出現搭載 4 速自排變速箱的車型。
1996 年、第 2 代 M3 進行小改款動力升級,推出名為 M3 Evolution 的歐規後期車型,將引擎代號 S50 的 3.0 升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之排氣量擴增至 3.2 升 (實際排氣量 3,201c.c.),可在引擎轉速 7,400rpm 輸出 321 匹最大馬力,最大扭力 35.7 公斤米則可在引擎轉速更低的 3,250rpm 時輸出,且換裝 6 速手排變速箱,以及 6 速 SMG (Sequential M Gearbox) 電子序列式手排變速箱,可在 5.6 秒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同樣被電子限速器限制在 250 公里,且將輪胎尺碼升級為前:225/40R17、後:245/40R17,對應動力的大幅提升。
然而美規後期 M3 部分,雖然同樣是配置引擎代號 S50、排氣量 3.2 升的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 3201c.c.),但最大馬力依舊維持在 240 匹,最大扭力則小幅提升至 31.5 公斤米,且同樣搭配 5 速手排變速箱與 4 速自排變速箱的車型。
此外,除了歐/美規與前/後期的差異,曾經在 1993 至 1998 年間、以賽車版車型拿下超過 30 座房車賽與耐久賽冠軍獎杯的第 2 代 M3,還曾於 1994 年限量推出過 356 輛名為 M3 GT 的限量車型,將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分別調校至 295 匹和 32.9 公斤米,並於 1997 年發表馬力輸出 300 匹、車重減輕至僅約 1,300 公斤 (標準版 M3 Coupé雙門車型的車重介於 1,500~1,600 公斤間),且為參加 1994 ADAC German GT Cup Touring Car 賽事而生的寬車體版 M3 GTR;甚至還曾將歐規後期型 M3 的 3.2 升直 6 引擎實驗性地植入 3 Series Compact 掀背車體內,打造出一輛 M3 Compact,創造出許多不同的可能,也讓第 2 代 M3 的總生產量來到了 71,242 輛,再次擦亮了 M 的三色招牌。
第 3 代 M3 (原廠底盤代號 E46) 生產年份:2000~2006 年
2000 年 10 月登場的第 3 代 M3,則是 M GmbH 以 1998 年發表、原廠底盤代號 E46 之 3 Series 為基礎所打造車款,車身形式則提供有 Coupé雙門跑車與 Convertible 雙門敞篷兩種車型。
由於第 2 代 M3 的外型,曾被少部分車迷批評與一般 3 Series 過於接近,所以 M GmbH 在進行第 3 代 M3 之外觀設計時,特別替它們重新打造了截然不同的前/後下擾流與保險桿、側裙與流線後視鏡,並將輪弧加寬 20mm、換上 18 吋輪圈 (輪胎尺碼為前:225/45R18、後:255/40R18),且於前葉子鈑崁入鰓狀散熱柵。
至於第 3 代 M3 的內裝鋪陳則是與歷代 M 車款一樣,都換上了兩張真皮跑車桶型座椅 (附電動調整功能)、M 款 3 輻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M 款真皮排檔頭,還更換了質感更好的皮革來包覆座艙,並於水箱護罩、行李廂蓋後方、方向盤下緣、排檔桿頭與門檻等處都崁上「M3」銘牌,突顯 M 家族的性能形象。
動力方面,與前兩代 M3 一樣、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的第 3 代 M3,也有分歐規與美規兩種車型:歐規 M3 搭載引擎代號 S54、排氣量 3.2 升的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 3,246c.c.),可在引擎轉速 7,900rpm 輸出 343 匹最大馬力,最大扭力 37.2 公斤米則可在引擎轉速 4,900rpm 全數輸出,並搭配 6 速手排變速箱或 6 速 SMG (Sequential M Gearbox) II 電子序列式手排變速箱,都可在 5.1 秒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 (M3 Convertible 則需 5.5 秒),極速則被電子限速器封印在 250 公里。
美規 M3 方面,則是同樣配置引擎代號 S54、排氣量 3.2 升的直列 6 缸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亦為 3246c.c.),最大馬力也有 333 匹的水準,最大扭力則降至 36.0 公斤米,且同樣可搭配 6 速手排變速箱或 6 速 SMG (Sequential M Gearbox) II 電子序列式手排變速箱。
而且在 2000 至 2006 年間,不但一共有 85,744 輛第 3 代 M3 駛出 BMW 的生產線,且其中還包括於 2001 年推出、換裝 4.0 升 V8 引擎的 M3 GTR,不但擁有高達 350 匹之最大馬力 (賽車版則有 500 匹的馬力輸出),最大扭力也已提升至 47.6 公斤米,並於 2003 年限量推出 1,400 輛馬力輸出提升至 360 匹、車重減輕至 1,385 公斤 (標準歐規 M3 Coupé雙門車型的車重為 1,570 公斤) 的 M3 CSL (Coupé雙門、Sport 運動與 Leicht 輕量),不但有向前輩 3.0 CSL 致敬之意,也再次重申 M 家族與賽車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即便不是為了參賽而生,但第 3 代 M3 依舊非常活躍於各地的房車賽及耐久賽事。
第 4 代 M3 (原廠底盤代號 E90/92/93) 生產年份:2007 年~
發表於 2007 年 3 月瑞士日內瓦車展上、原廠底盤代號依 Sedan 4 門房車、Coupé雙門跑車與 Convertible 雙門敞篷分別為 E90、E92 與 E93 的第 4 代 M3,雖然外觀輪廓與標準版 3 Series 車型相仿,但 M GmbH 卻透過輕量化與運動化套件的換裝,營造出濃厚的競技風格,不但車頭前保險桿換上擁有三格式開口的進氣壩、提供更佳的散熱效益,為了配合體積更大的引擎,還特別將鋁合金引擎蓋中央隆起,並挖有散熱開孔,性能血統展露無疑。
先前曾搭載於底盤代號 E46 之 M3 CSL 與 M6 Coupé上的碳纖維車頂,也已同樣出現在第 4 代 M3 的雙門 Coupé車型上,車側與車尾則是同樣搭載有 M 家族著名的散熱鰭孔,並鑲有「M」家族三色廠徽,且換裝 4 出式尾段排氣管,突顯特殊地位;此外,2008 年原廠還替其進行過小改款升級,換上了更為現代化的頭/尾燈組。
內裝設計部份,第 4 代 M3 則是採用了真皮內裝搭配碳纖維飾板,且標準配備 M 款 3 輻式藍/紅縫線多功能跑車方向盤、M 款雙前座電動調整跑車座椅、M 款門檻飾條,並將左/右雙區恆溫空調、BMW iDrive 含衛星導航系統、BMW Professional CD 音響主機含硬碟,以及擁有 DVD、MP3 功能、USB 音源插槽和 harman/kardon 13 支喇叭的高傳真立體聲音響列入配備清單。
至於第 4 代 M3 的傳動系統,則是維持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 M 家族傳統設定,並裝上原廠引擎代號 S65、自第 4 代 M5 的 5.0 升 V10 引擎修改而來之 4.0 升 V8 自然進氣引擎 (實際排氣量 3,999c.c.),除了可在引擎轉速 8,300rpm 時、輸出 420 匹的最大馬力,還擁有 40.8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搭載 7 速 M-DCT 自手排變速箱的 M3 Coupé車型,可於 4.6 秒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被電子系統限制於 250 公里,M3 Sedan 房車也可於 4.7 秒完成,即速則被電子限速器封印在 250 公里。
底盤方面,第 4 代 M3 則是採用 50:50 的車身配重,且擁有可主動調整左/右輪轉速比例與單獨傳輸的可變式 M 款限滑差速器、輕量化具防潛功能的鋁合金雙接頭彈簧柱、5 連桿後懸吊系統與兩段式調整 Servotronic 電子伺服式動力轉向系統,可提供充配的駕駛樂趣。
繼 Coupé雙門跑車、4 門房車車型陸續推出後,2008 年 1 月、M GmbH 則是替第 4 代 M3 增加了硬頂敞篷車型:M3 Convertible 車型,搭載與原廠底盤代號 E93 之 3 Series Convertible 車型相同的電動硬頂,可在 22 秒自動完成開或關篷的動作,且提供鑰匙遙控功能,在車外也能隨心操作;至於動力系統上,M3 Convertible 則是沿用第 4 代 M3 的 4.0 升 V8 引擎,可輸出 420 匹最大馬力,40.8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則可在引擎轉速 3,900rpm 盡現,搭載 7 速 M-DCT 自手排變速箱的車型,可於 4.6 秒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被電子系統限制於 250 公里,表現與雙門 Coupé車型一樣出色。
2009 年 11 月時,第 4 代 M3 則是推出了以 M3 Coupé為底改裝之 M3 GTS 限量車款,不但換上輕量化車門夾層、鈦金屬滅音尾管與碳纖維尾翼,並卸除後廂座椅、空調系統與音響設配,且將 V8 引擎的排氣量擴充至 4.4 升,搾出 450 匹的最大馬力,能夠讓它僅需 4.4 秒就能完成靜止到 100 公里的加速,極速則可達 305 公里;再於車內裝上賽車用的桶型座椅、碳纖維飾板、M 款 3 輻式 Alcantara 麂皮方向盤、6 點式安全帶與賽車用的滅火器,變身隨時可下場比賽的道路用車。
有趣的是、2011 年 4 月 1 日當天,M GmbH 還曾以標準 M3 Coupé雙門跑車為基礎,沿用 4.0 升 V8 動力與底盤懸吊,試驗性地推出擁有 420 匹最大馬力、450 公斤貨斗乘載能力的 M3 Pickup,不過這輛極速上看 300 公里的高性能貨卡,並沒有量產的計畫。
同年 6 月,BMW 與 M GmbH 還於德國 Nürburgring 賽道上推出一款名為 M3 CRT 的限量車款,車名的「CRT」代表 Carbon Racing Technology 碳纖維賽車科技,以標準版第 4 代 M3 Sedan 房車為基礎,大量運用 CFRP 碳纖維複合材料來達到整車輕量化,且提升剛性;動力部份,M3 CRT 則搭載與 M3 GTS 相同的 4.4 升 V8 引擎,最大馬力 450 匹能在 8,300rpm 時宣洩而出,44.8 公斤米最大扭力則可在 3,750rpm 湧現,搭配附換檔撥片的 7 速雙離合器 M DCT 變速箱,能繳出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需 4.4 秒的成績,極速設定在 290 公里,全球限量打造 67 輛,是最稀有的第 4 代 M3,且隨著特式車型的推出,也等於預告了新一代 M3 (或改名為 M4?)的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