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10
2012
10月
10
原名 Motorsport GmbH 的 M GmbH,1972 年成立之初、本是 BMW 設立來參與賽車運動的特殊部門,後來才逐漸轉變為參與賽車之餘,還得進行開發原廠高性能車款與原廠性能改裝套件的單位,且在 1993 年 8 月 1 日正式將業務內容調整為研發打造 M3 等高性能 M 款車輛、開發 M 款性能提升套件,以及提供 Driving Experience 駕駛訓練課程與 BMW Individual 客製化訂制服務,並改名成 M GmbH,也讓 M 成為了地表上最具速度感的單字。
一切都得從賽車運動開始談起
以製作飛機起家、正式成立於 1916 年 3 月 7 日的 BMW,自從成功地從天空轉戰地表後,一直以來、在賽車場上也少有缺席,很早之前就曾在 Mille Miglia、Alpenpokal 等國際耐久賽事中展露頭角,不過公司內部卻始終沒有成立專責賽車改裝的部門,直到 1970 年代初期,當時的 BMW 總裁 Eberhard von Kuenheim 才下令公司內部規劃一個全新的部門,專門負責統籌所有與 BMW 有關的賽車運動,並於 1972 年 5 月 1 日、由曾經效力美國與歐洲 GM 公司的 Robert Lutz 領軍,正式在德國慕尼黑北方的 Preußenstraße 街上、成立了今天 M GmbH 的前身:Motorsport GmbH。
Motorsport GmbH 成立之初雖然只有 8 名成員,但 Robert Lutz 不但替團隊找來時任 Ford 賽車部門經理 (Ford 車隊是當時歐洲最強勢的隊伍之一) 、且曾是 Porsche 車隊車手的 Jochen Neerpasch,以及 Jochen Neerpasch 的同僚、曾是 Mercedes-Benz Rally 車隊車手與工程師的 Martin Braugart,再從 BMW 引擎研發部門調來天才工程師 Paul Rosche,並旋即將部門擴展到擁有 35 名好手,且開始專心替 BMW 製造用來參加各種賽事的不同賽車、賽車用的引擎與原廠改裝部品,並於 1973 年,以早期 BMW 廠徽上的藍、紫、紅三色,加上 Motorsport 賽車運動的第一個單字:「M」,創造了專屬於 BMW Motorsport GmbH 自己的識別標誌,且推出白色車身、搭配藍、紫、紅三色塗裝的 3.0 CSL 賽車,開始了它們的處女賽。
以 Coupé (雙門)、Sport (運動) 與 Leicht (輕量) 這三個單字之字首縮寫為名的 3.0 CSL 賽車,很快地便統治了歐洲房車賽的賽場,不但 1973 到 1979 年間共奪得 6 次 ETCC 歐洲房車錦標賽 (Europ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 的冠軍,且一併拿下了 1973 年的法國 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和 1974 年歐洲挑戰杯賽 (Europe Challenge Cup) 的冠軍,以及 1975 年美國 IMSA (International Motor Sports Association) 的冠軍,僅在 Group 4 與 Group 5 組別的 GT 賽事中不敵 Porsche 934 及 935 的純種 GT 賽車而已,稱霸了國際房車賽事長達 10 年之久。
首輛超跑 M1 領軍,家族逐漸成形
由於 3.0 CSL 及 3.0 CSL Turbo 賽車的競爭力在 Group 4 與 Group 5 組別的 GT 賽事中不敵 Porsche 的 934 與 935 賽車,所以 Motorsport GmbH 便興起自行從頭打造一輛賽車的念頭,並請到 Giorgetto Giugiaro (喬治亞羅) 的 Italdesign 設計工作室操刀外型,Lamborghini 負責底盤調校和組裝,於 1976 年製造出第一輛 M1 的原型車,且在 1978 年正式推出市售版量產 M1,成為 BMW 史上第一輛、也是唯一一款採中置引擎、後輪驅動規劃的超級跑車 (M1 將在本次徹底研究的下一篇中專文介紹)。
不過,雖然 M1 的生產於 1981 年便正式劃下句點,但其實從 1979 年開始,挾著 3.0 CSL 於房車賽場上的盛名,Motorsport GmbH 也開始了販售高性能量產車款給一般消費者的服務,首款車型則是於當年 9 月德國 IAA (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ng) 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登場、原廠底盤代號 E12 的 M535i,且隨後又在 1983 年、發表 M635CSi (美規車型便稱為 M6) 雙門跑車,奠定了它們以標準量產車搭載 M 款高性能引擎的傳統。
而隨著 M535i 及 M635CSi 在市場上大獲成功,BMW 不但在 1984 年決定為 M 車款成立專屬的車系產線,並確定將車名簡化成以英文字母「M」加上數字,如原廠底盤代號 E28 的 M5 之代號重新進入市場,且在 1986 年時、將工廠搬遷至能提供更大產能,佔地也更大的慕尼黑 Garching 廠區,推出原廠底盤代號 E30 的第 1 代 M3,並隨著車系的改款重生,一次一次在全球颳起 M 族旋風。
短暫投入 F1,與 McLaren 合作生產速度機器
除了在房車賽與 GT 耐久賽中大有斬獲,1980 年 4 月,BMW 也進入了 F1 一級方程式賽事的領域,由 Motorsport GmbH 的 Paul Rosche 研發出一具 1.5 升 4 缸渦輪增壓引擎,平均增壓值 1.9bar、最高增壓值則為 2.9bar,可視賽道特性而輕鬆調校出 650 匹至 1,400 匹的馬力輸出,且在 1982 年時,替搭載這具引擎的 Brabham 車隊車手 Nelson Piquet 贏得當年的車手冠軍。
由於這具引擎表現相當亮眼,所以不但 Arrows 車隊在 1984 至 1986 年間也選擇了這具引擎,ATS 和 Ligier 車隊亦分別在 1983、1984 和 1987 年,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這具引擎,並在 1987 年前、一共奪得 9 次 F1 的單站冠軍。
另外,2000 至 2009 年間,已於 1993 年更名為 M GmbH 的 Motorsport GmbH,也曾先與 Williams 車隊合作,並於 2005 年成立 BMW Sauber 車隊再次揮軍 F1,然而幾次與冠軍擦身而過後,最後還是只能於 2009 年賽季結束後正式退出,專心經營房車賽。
然而,雖然重新進入 F1 並沒有讓 BMW 與 M 的三色廠徽再次發光發熱,但 M GmbH 與英國 McLaren 車隊合作推出的 McLaren F1,不僅在公路上成為當年所向披靡的速度機器,也讓它們再次拿下了法國 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的冠軍。
1988 年,當時已是 F1 場上常勝軍的 McLaren 車隊,由於想運用它們來自 F1 賽道上的經驗,打造出一輛前所未見的超級跑車,所以它們便與 M GmbH 共同設計了一具排氣量 6.0 升的 V12 自然進氣引擎,並替它調校出 627 匹最大馬力,且研發出一個獨特的 3 人座配置、中央駕駛座設計的座艙;不但讓這輛名為 McLaren F1 的超跑在 1998 年輕鬆寫下量產車的時速 386 公里之紀錄,且這個紀錄直到 Bugatti Veyron 16.4 誕生之後才被打破 (McLaren F1 至今仍是自然進氣量產車的極速紀錄保持者),並於 1995 年投入 FIA GT1 賽事便橫掃當年整個賽季、抱走總冠軍桂冠,還於同年法國 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拿下第 1、第 3、第 4 與第 5 名,震撼了整個車壇。
地表上最具有速度感的單字
而隨著業務觸角越來越廣泛,從 1977 年起便開始負責針對各地車主、提供 BMW Driving Experience 駕駛訓練課程,致力提高駕駛人對車輛的控制能力及道路上之應變能力、幫助駕駛人更妥善地瞭解和利用車輛出色性能的 Motorsport GmbH,還在 1992 年推出 BMW Individual 業務,為車主提供客製化訂制服務,且於 1993 年 8 月 1 日、正式將名稱更改為 BMW M GmbH。
1995 年,BMW 更在英國成立了 BMW Motorsport Ltd 分公司,掌管所有 BMW 的賽車事業,讓 M GmbH 可以更專心於製造與研發 BMW M 家族車款、BMW Individual 客製化訂制服務,以及場地含括北極圈、德國「綠色地獄」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 北賽道等地的 BMW Driving Experience 駕駛訓練課程,並替旗下非 M 款車型推出 M Sport Package M 款改裝套件,且再於 2008 年以 BMW Performance 為名,發表一系列能夠讓 BMW 各車系車款更具性能風格的改裝套件,2010 年更將名稱進化為「BMW M Performance」,讓更多 BMW 車主可以感受 M 的魔力,也讓 2012 年剛好誕生滿 40 年的「M」、成為了地表上最具有速度感的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