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65
2012
12月
28
時序邁入 21 世紀,發展數十年的臺灣汽車產業,其實已經成就了相當完整的市場結構,大大小小總計將近 40 個品牌,國產與進口各自創下一片海闊天空,然而這其中卻沒有真正的「國產」自主品牌;往昔所謂的國產,主要還是在國內代工組裝然後販售,而這一切終於在 2009 年初有了變化,由裕隆集團所成立、以 Luxury 與 Genius 兩個單字結合成 Luxgen 的品牌誕生,並在 2009 年 1 月 6 日正式發表,從而開啟了臺灣汽車工業嶄新篇章。
從無到有的夢想與歷史交織
臺灣在汽車工業發展上的著墨,已經擁有超過半世紀的時間之久,時至今日,無論部件生產、組裝、零配件研發等面向,都擁有相當程度的實力,但是卻一直沒有真正屬於臺灣的自主品牌出現;而作為臺灣汽車產業領導者之一的裕隆集團,雖然過去打造自主品牌的傳言時有耳聞,畢竟這是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也是一項缺憾,所以在 2007 年時,裕隆集團著手籌畫成立自主品牌的消息不脛而走,並在 2008 年 10 月 9 日、藉由瓜地馬拉總統訪臺參觀裕隆集團新店總部的契機,讓 Luxgen 這個品牌首度在媒體面前亮相,且於隔年的 1 月 6 日,正式發表了這個屬於臺灣的品牌。
雖然整車開發計畫早從 2003 年便開始如火如荼地在集團內秘密進行,但遲遲未揭示全貌的原因無他,因為事關品牌在全球市場的佈局,因此裕隆集團刻意低調行事,而在 2008 年第 4 季品牌正式亮相後,2009 年、Luxgen 隨即推出了品牌首部作品:Luxgen7 MPV,更藉由參與杜拜車展、開啟了加入國際舞台之契機,之後更成功將觸角伸向海峽對岸、東南亞、俄羅斯等地,成為了不同的臺灣之光,但一切的基礎,仍要從裕隆集團的歷史開始談起。
裕隆集團發展的起源,其實並不是汽車產業,而是由人力密集的紡織業開始,集團創辦人嚴慶齡、吳舜文伉儷都是來自 1930 年代的上海,並於來到臺灣後在 1951 年 9 月成立了「台元紡織」;不過、擁有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工程師學位的嚴慶齡,很快地便在 1953 年 9 月、呼應當年政府「發動機救國」的工業發展方針,於臺北縣的新店大坪林地區成立了「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並於 1960 年正式更名為如今大家所熟悉的「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汽車是需要龐大工業聯結的產業,裕隆開辦初期的時空環境下,臺灣工業基礎尚處於薄弱的學習皆段,人才缺乏且技術水準較低,甚至連提供合格部件的廠商也沒有;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裕隆汽車還是持續地開疆闢土,且初期營運相當艱苦,主要還是得依靠台元紡織的扶持才能繼續。
營運困境、無技術基礎,加上當年國內甚至沒有什麼汽車的需求,可是這些困境都未曾阻撓嚴慶齡的汽車夢,不但在 1950 年代陸續與美國威力斯公司、日本 Nissan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簽約,開始在臺組裝生產大卡車、大客車,以及排氣量 1.2 升的房車 (青鳥),且裕隆還成為 Nissan 日產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生產汽車的公司。
持續圓夢的追求
想打造汽車工業版圖,製造與生產的經驗基礎相當重要,受惠於政府政策上的要求及支持,裕隆的汽車零組件自製率在公司創立後逐年提升,從創業初期的 20%,成長到 1951 年的 60%;只是這畢竟是授權代工,受制於 Nissan 日產汽車之策略,六成的自製率一直停滯不前,所幸爾後政府基於保護國內汽車產業的立場,多方限制小客車進口,實質幫助了產業成長,才讓裕隆汽車在 1980 年的自製率達到七成的目標。
不過,再怎樣提高自製率,畢竟還是受制替國外原廠作嫁,要讓臺灣汽車工業發展,自主品牌還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乎在 1986 年 10 月 25 日,裕隆汽車耗時 5 年、自力設計生產的房車「飛羚 101」正式上市。
為了打造飛羚 101,時任裕隆汽車董事長的吳舜文,在 1981 年時大膽挪出超過資本額 1/3 的新臺幣 20 億元、成立「裕隆工程中心」,而裕隆集團首次自行設計生產的飛羚 101,更是臺灣汽車工業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基石,產品週期從 1986 年上市到 1988 年停產為止,確實吸引了國內不少消費者青睞,1.6 升與 1.8 升車款共計售出 16,653 輛。1989 年裕隆還推出飛羚 101 的後繼車款:飛羚 102,隨後在 1992 年推出精兵 601 轎車。
甚至裕隆在 1992 年時,所有生產的車輛都停用裕隆商標、改掛 Nissan 日產廠徽,但精兵車系卻是集團內,唯一還掛著裕隆廠徽的作品。只是受限於時空環境與工業實力之差異,裕隆集團充滿期望的夢想嘗試,最終仍不敵市場與大環境的競爭,精兵車系的生產在 1995 年黯然劃下句點,並未有後繼車款問世。
裕隆集團現任董事長嚴凱泰在 1988 年歸國,隔年即進入家族企業出任裕隆首席副總經理,時年 24 歲的他、不但接掌了裕隆集團實質最高領導權,也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改革工作,其中不但包含兩岸合作計畫、在 1995 年中華汽車與福建汽車工業集團,在福州合資成立了東南汽車公司,並於 1998 年將裕隆工程中心升格為「裕隆亞洲技術中心 YATC」,成為 Nissan 日產車輛研發的據點之一,2000 年更成為法國 Renault 汽車的臺灣總代理,並於 2005 年 7 月與美國 GM 通用汽車成立合資的「裕隆通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接掌兵符後的嚴凱泰,帶領裕隆集團走過 1993~1996 年的連年虧損,從而進行企業轉型、大刀闊斧的改革,終於在 1996 年時,與 Nissan 日產合作生產的 Cefiro 開始熱銷,才讓裕隆集團開始獲利成長,並最多曾經擁有近 10 個品牌的代理、組裝生產,然而這些卻都未能阻止集團及家族追求「國產自主品牌」的夢想。2003 年、嚴凱泰親自開始整車開發計畫,並在 2009 年 1 月 6 日,讓臺灣真正的國產汽車品牌:Luxgen 順利啟航。
放眼世界舞台
Luxgen 品牌名稱的由來,是結合了 Luxury 與 Genius 兩項特質,而中文則以智慧與敏捷融會成的「納智捷」為名;為了開拓 Luxgen 品牌永續經營的未來道路,嚴凱泰多方延攬車界精英,包括請來擁有豐富汽車業界資歷、曾任 Mazda Taiwan、Jaguar Taiwan 以及 PAG 福特豪華車事業群中國區總裁的胡開昌,出任 Luxgen 品牌總經理一職,旗下經營團隊成員則包含了營銷副總曹中庸、行銷協理李昌益、銷售協理王偉明等,則都是與胡開昌曾一起打天下的團隊成員,並在最前端的研發設計部分,集結年輕、熱情的各界菁英,成立肩負產品研發重任的華創車電,並由擁有豐富經驗的劉一震及石志傑操盤,代表了嚴凱泰期許複製成功經驗、規劃品牌長遠發展的決心。
雖然是在 2009 年才正式成立的年輕品牌,但 Luxgen 企圖攀登世界頂級舞台的目標相當強烈,期許在品牌成立的前 10 年,以平均一年一輛車的進度,讓產品線更為豐富齊備,不但於 2009 年 8 月 19 日,推出首款作品:Luxgen7 MPV,2010 年還推出 Luxgen7 SUV 來搶攻 SUV 市場、2012 年 7 月底則發表了 Luxgen5 Sedan。經營團隊成功的以 MPV 做為品牌首發來切入市場,緊接著以國人接受度更高的 SUV 來凝聚目光,隨後才跨入主要戰場的房車級距。
年輕但擁有強烈決心及衝勁的 Luxgen,雖然沒有歐美日主流品牌的悠遠歷史背景及經驗做後盾,但藉由長年的產學經驗,並整合融會臺灣 IT 產業之優勢,以智慧科技為號召,成功的強化年輕品牌之環節,在消費市場上依舊獲得了不錯的好評。
而 Luxgen 也以穩定且相當積極的步調邁出這座島嶼,陸續在 2009 年 11 月下旬於杜拜車展展出、2010 年 3 月與阿曼王國締結盟約、2010 年 6 月底參加越南車展,同年 11 月底在多明尼加首都聖多明哥 (Santo Domingo) 成立汽車生活館,更於 12 月參加多明尼加車展,且當年年底便開始正式外銷越南與多明尼加,更在 2011 年 4 月的上海車展,展出首款概念車:Neora,2012 年底順利叩關俄羅斯市場,終於讓臺灣汽車自主品牌的夢想,不再只拘泥於臺灣市場,展現出更為寬廣、宏觀的全球視野。
只是不可諱言的,Luxgen 畢竟僅是成立於 2009 年初的稚嫩品牌,雖然有著近一甲子的產學經驗及臺灣強大 IT 產業之加持,但汽車畢竟是集工業之大成者,想要完美整合各系統與所有部件,並非是一項簡單的事情,Luxgen 仍舊有許多成長空間值得期盼,也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品牌實力。
一如嚴凱泰在 2008 年品牌成立發表會上的講稿中提到:「創建自主品牌是我雙親畢生的使命與期許,也是我對自己的承諾」。從 1953 年成立裕隆機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開啟的汽車夢,在邁入新世紀後才有了完整、成功的圓夢計畫,而這個肩負歷史的「L」廠徽,也確實才是個讓人讚揚、熱血的遠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