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13
2015
6月
1
自從 2012 年以穩定的成長力道攻上第 87 位之排名、首次順利擠身由 Interbrand 所公布的世界百大品牌排行榜 (BrandZ Top 100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s) 後,雖然成立至今 (2015 年) 不過短短 70 餘年,但是隸屬韓國最大之 Hyundai-Kia 汽車集團的 KIA,除了全球銷量持續增加外,在世界百大品牌排行榜的排名也前進到了 74 名,甚至超過國內知名度更高的 Starbucks、MasterCard 與 FedEx 等品牌,不僅表現叫人刮目相看,也更令人好奇究竟它是如何做到的。
從二輪與零件製造啟程,成功走向世界
汽車的問世,在於人類對於探索的渴望,讓移動力大幅提升,而許多車廠的現身,則是緣起於人們對機械的熱愛,KIA 品牌成立也有著相同原因;創辦人 Kim Chul-Ho 對機械有著高度興趣,也因此而在 1944 年時,於韓國首爾成立了京城精密工業 (Kyungsung precision industry),主要業務就是打造自行車與鋼管等零件。或許以現今角度來看,汽車與自行車兩者天差地遠,但在上個世紀前期,汽車工藝的發展,很多就是源於自行車為基礎,許多現行之歐洲品牌也都是以自行車起家,隨後再逐步往汽車之路邁進。早期的「摩托車」,事實上就是以腳踏車為基礎,加裝小型引擎、透過鏈條來帶動前輪或是後輪,由此不難理解箇中的關聯性所在。
至於我們所熟悉的 KIA 品牌,乃是在 1952 年 3 月,京城精密工業開發出韓國本土自行生產的第一輛自行車:Samchuly (三千里),Kim Chul-Ho 也將公司名稱改為「KIA」。KIA 之名有著「Rising From Asia、崛起自亞洲」的意思,代表著想要登上國際舞台的決心與氣度。KIA 在 1953 年時設計出了品牌第一個廠徽,隨後便搭載於 Samchuly 系列的自行車上。
日漸茁壯的 KIA,顯然並沒有因為打造出韓國第一輛自主品牌自行車就自滿,因為它們很快地便在 1957 年開始投入機車與 3 輪商用車的設計和製造,並在 1961 年成功生產了韓國第一輛自主品牌機車:C-100,且陸續開發出一系列符合開發中市場使用、當時相當風行的 3 輪載貨卡車:K360 及 T 系列車型。其中、不但 K360 與 T 系列等 3 輪貨卡一直持續生產到 1973 年,總銷量達到 25,000 輛,C-100 更持續生產至 1981 年,且 1971 年時、KIA 除了正式成立負責維修保固的 KIA Service 服務部門外,還跨足 4 輪車的領域、推出承載力較 3 輪貨卡更好、乘坐空間和舒適性亦較佳的 Titan E-2000 4 輪卡車, 並迅速成為公司行號最強而有力的幫手,大受正起飛中的韓國市場歡迎。
順利從自行車、機車的兩輪領域、成功轉戰 3 輪與 4 輪車的商用市場後,自然讓 KIA 萌生起打造自主乘用車的計畫,所以它們在 1973 年研發出第一具汽油引擎後,隔年 (1974) 10 月便推出韓國第一輛國產自主品牌乘用車:Brisa 1.0 與它的 Pick-Up 貨卡版本:Brisa Pick-Up B-1000,且不但迅速在韓國熱賣,也成為了韓國首款出口車型,於 1975 年銷往中東等市場,打開了 KIA 的世界之路。
經濟危機卻成為成長茁壯的轉機
雖然所生產的汽車種類與形式越來越多,且因為設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所以新車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累積了相當多的製車與研發經驗,但是決心朝向國際化發展的 KIA 並沒有因此自滿,而是在 1986 年 7 月與美國 Ford 簽訂合作協議,透過讓 Ford 持股與技術轉移的方式來開發海外市場,並在 1987 年與 Ford 和 Mazda 共同開發了小型掀背車:Pride 與 Concord。而且 Pride 上市的第一年,KIA 便出口了 60,000 輛,銷至臺灣、伊朗、菲律賓、中國等市場,為行銷全球又邁開了一大步,並逐步反銷美國當地,除於 1990 年將公司名稱改為 KIA Motors Corporation (起亞汽車株式會社) 外,還在 1992 年於美國設立分公司、持續拓展北美市場業務,1993 年則順利進入歐洲市場,正式擠身國際車廠的行列。
不過,因為遭逢北美與韓國市場的經濟危機,加上 1996 年時,KIA 重金買下英國 Lotus 旗下雙座敞篷小跑車:Elan 的生產權、並打算推出 KIA 版本的 Elan 計畫失利,緊接著又遇上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所以 1998 年時,KIA 與韓國最大汽車公司:Hyundai 簽訂股權轉讓、並於 2000 年共同組成 Hyundai-Kia 集團 (Hyundai-Kia Automotive Group),以更充裕的資金和技術,攜手重新打開北美和歐洲市場。
而且為了讓集團內 KIA 與 Hyundai 這兩個品牌能夠做出明顯的市場區隔,2005 年時、原廠特別宣布 Hyundai 將以「Drive your way」為口號,強調全新駕馭感受,而 KIA 則以「The Power to Surprise」為訴求,強調充滿活力、值得信任、富有個性的品牌特質。就整個 Hyundai- Kia 集團來說,品牌做出區隔、於全球市場設立設計中心、研發中心,都是集團排名躍升、市佔表現持續提升的重要關鍵。
目前,KIA 的車系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從轎車到 SUV 、MVP 的各種車型,其中很多車型多次獲得各項殊榮,即需歸功於 KIA 在研發方面的重視。放眼全球市場的 KIA,除了於韓國、德國、美國設立設計中心外,研發也於韓國首爾南陽(Namyang)、德國法蘭克福、美國、日本等地打造研發中心,未來勢能開發出更多符合各地生活需求的潮流產品。
KIA 不僅積極完備設計及研發中心,更於 2006 年自 Audi 挖角首代 TT 跑車的設計師:Peter Schreyer 擔任設計主管,其效益成功展現於 Peter Schreyer 為 KIA 車款重新定義的家族形象,並強化組裝與生產品質的成就。改變後的 KIA 車款,有著年輕化的形象,車頭的虎鼻水箱護罩成為 KIA 的招牌辨識,也是當代家族設計的共通語彙。
隨著 Peter Schreyer 的加入,KIA 推出的車款也紛獲歐洲及北美等市場的大獎肯定,其中不但 Cee'd 獲得由【Auto Express】評選的 2007 年「年度新車大賞」、Sorento 獲得【AutoPacific】2008 年「SUV 滿意度評比」之冠軍、Picanto (Morning) 得到德國「iF 設計大獎」,甚至集團還曾獲頒英國【Autocar】之「年度汽車製造廠」殊榮,並推出多款讓人驚豔的概念車、如:Soul Concept、KV7、GT4 Stinger、CUB、Niro 與 Sportspace 等,讓車迷搶先預覽 Kia 的未來,也透露了品牌的發展方向。
重整腳步後的 KIA,產品力不僅大幅躍進,年輕、動感且時尚的形象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呼應品牌的動感特質,KIA 也大力贊助各項國際運動賽事,包含了澳洲網球公開賽、世界盃、歐洲足球冠軍盃、奧運會、極限運動大賽與 NBA 等,大大地打開了品牌的知名度。更找來許多國際運動明星代言,例如奪下四大賽冠軍的西班牙網壇巨星 Rafael Nadal ,NBA 當紅巨星 LeBron James 等,都是 KIA 的產品代言人。
也因為產品越見成熟,且銷售表現在各地均大有斬獲,所以在 2012 年時,KIA 以穩定的成長力道、擠進了世界百大品牌排行榜的第 87 位;2014 年更上層樓,躍升至世界百大品牌排行榜的第 74 名,全球汽車品牌排行更高居第 9 名的成績,讓世人見證了它們的努力與堅持,展現了它們從亞洲出發、卻成功力抗歐美車廠的企圖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