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攸

撰文

BMW 協力

攝影

21,619

2013

12月

9

從 2011 年發表子品牌 BMW i,並隨後發表了概念車 i3 與 i8,BMW 便開始了電動車款的佈局,進入 2013 年後,在量產版本 i3 問世前夕更是積極鋪陳,包含了輕量化碳纖維的參訪,新一代 ConnectedDrive 互聯駕駛系統的研討,就連 i3 發表也選擇在北京、紐約與倫敦等 3 個大都會,進行全球同步發表。BMW 對電動子品牌 i 所投注的心力不在話下。就連參與品牌創建、產品研發設計的設計師們,也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 BMW i 創建全新產品之嶄新視野,以及肩負著品牌未來的榮耀感動。

因此,在飛往荷蘭參加 BMW 舉辦的 BMW i3 全球媒體試駕活動前,多少感染到新品問世的榮耀衝動,非常期待與 i3 的親密接觸,即便與 i3 的會面並非第一次。BMW 選擇在荷蘭舉辦全球媒體試駕,原因當然不是因為當地的氣候,因為在活動前一天仍舊細雨綿綿,而且平均溫度在攝氏 15~23 度之間,荷蘭雖然以運河、風車還有木屐聞名全球,但同時也是全歐洲充電站分佈最密集的國家。

量產版 BMW i3 問世後,原廠也迅速的選擇在荷蘭舉辦全球媒體試駕活動,之所以選擇荷蘭為試駕地點,在於它是全歐洲充電硬體建設最完善的國家。

荷蘭政府預計在 2013 年底於境內建構超過 5000 座的充電站,這對於電動車發展來說,不啻為最佳展示舞台。也因此在阿姆斯特丹境內,全球各大知名品牌的電動車款可說是司空見慣。荷蘭電動車硬體配套措施普及化的程度,除了沿路都會看到電動車奔馳於道路上,在各個停車場內都會看到充電座,也是高度普及化的最佳證明。

嶄新思維轉化成不同家族風貌

對許多 BMW 車迷來說,i3 這部代表了未來路徑的電動車,其外型雖然展現了許多家族特徵,但整體樣式卻讓人覺得「非常突兀」,車頭兩個對稱的多邊型嵌有藍色飾條,呼應了廠徽外圈以藍色環繞,象徵了環保綠能的身分,而有如水箱護罩的「鼻孔」,則在視覺上與 BMW 經典之雙腎型設計串連。事實上這只是呼應了品牌特徵的設計,因為 i3 的電動馬達配置於車尾下緣,車頭則是行李廂所在,再加上電動車不同於傳統汽車,不需要進氣口或風扇來散熱,單純只是裝飾出家族特徵而已。

有如水箱護罩的「鼻孔」,在視覺上與 BMW 經典之雙腎型設計串連,不過,這只是呼應了品牌特徵的設計,因為電動車不需要設計「水箱與進氣口」,車尾的 U 型尾燈搭配鏡面之大面積尾門,展現非常不同於 BMW 的設計語彙。

因應都會區實用性提升之目的,i3 採用 5 門掀背的設定,車身長度為 3999mm,車寬及車高數據分別為 1775mm、1597mm,軸距則來到 2570mm,身形展現出較高且穩重的視覺印象,或許與 BMW 一貫的流暢動感不大容易串連在一起,但從 i3 的設計出發來看,在輕量化、實用性、以及都會穿梭的靈動來看,這其實是相當合理的造型樣式。從車側看過去,原本穩重且未來科技感的印象減輕不少,原因在於車頂線條在 B 柱之後向下斜削,車門樣式、腰線與車門下緣的摺線,勾勒出多層次的豐富性,並且讓車尾收束得更顯短俏動感。

雖然 i3 因應都會地區使用,車身長度短小而高聳,但透過 B 柱之後向下斜削的線條設計,仍然隱含了品牌既有的動感特質。

車頭整體造型與頭燈組的搭配,其實營造出頗像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氛圍,而車尾造型更是有著濃厚科幻風,U 型尾燈搭配鏡面之大面積尾門,還有 155/70 R19 的特殊卻細長的胎圈組合,更讓未來的場景似乎就橫亙在眼前般。也無怪乎在阿姆斯特丹郊區小鎮中,進行拍照時不斷引來路上行人的注目,甚至也有許多人直接停下來拍照詢問,顯見 i3 的吸睛程度之高,當然也代表了許多消費者對電動未來的期盼。

全新設計的 BMW i3 有著相當不同之樣貌,沒有 B 柱的設計是一大特色,同時也影響了車室空間進出與安全帶使用方式。

觀察車側線條應該會發現,i3 雖然是 3 門掀背,但其實箇中有其玄機,車門乃是對開式設計,方便後排乘員進出車室,不過,無 B 柱的設計在使用上卻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包含後排乘員進出車室時,後車門要先闔上,方能關前車門。此外,前排乘員安全帶要先行解開才能開啟後車門,否則將會讓前排乘員遭到安全帶勒緊的窘困狀況。

永續環保材質,打造前衛車艙氛圍

都會用通勤車款的靈巧本色,在 2570mm 軸距中表露無遺,但這並不代表 i3 的車室空間狹隘不便;取消 B 柱的設計同樣也具有優化空間表現之用意,電動車又不若傳統車輛設計需要有傳動軸、進排氣系統等配置,讓底板得以平整化且獲得優異之腿部空間。而較為高挑的車身高度,再加上輕量化結構的座椅,其椅背採薄型化設計,都是優化頭部、腿部等空間的重要設計;空間靈活運用的關鍵設計,也就是後排座椅的翻摺變化,i3 當然也不會錯過,後排座椅能 5/5 分離並放倒,讓車尾行李廂容積從 260 公升,擴充到 1100 公升的置物空間,實用價值同樣加分。

呼應品牌乃是追求永續發展的具現成果,BMW 大量運用了天然、可回收、再利用的各項資源,打造出耳目一新的車室空間。
後排座椅能 5/5 分離並放倒,讓車尾行李廂容積從 260 公升,擴充到 1100 公升的置物空間。

輕量化與高翹車身,提供了 i3 得以在都會區中穿梭自如,同時也擁有實用的空間容積表現,然而這只是一般掀背車款的「應有」表現,貫徹 BMW i 追求永續的出發,i3 的車室空間採用如天然加工過的皮革、木材、羊毛及其他可再生資源,儀表板駕與車門內飾板的原料是以植物纖維來製作,就連皮革色彩也是以橄欖樹提煉的染劑製成,車室空間內的塑膠部件,25%都是源自於回收材料與可再生材質,達成徹底追求環保的理念。

不同於傳統內燃機車款的設計,i3 的前排總成設計相當簡潔而清楚,多層次的設計提升視覺豐富性。

這些天然材質的組合,視覺上的呈現並不會讓人感覺粗糙,而是帶點溫暖、北歐風與都會時尚的交奏,分層式的設計理念,從儀表板、中控台、乃至於中央扶手與車門內式板等處,都能看到不同表現的重疊交錯,層次交織更強化了視覺上的立體效果。不過,就駕駛人的資訊需求來看,i3 呼應了外型之簡潔風格,前排儀表總成與傳統汽車比較,相對簡單許多,中控台最頂端的 10.2 吋液晶螢幕,下方則是操作簡單的空調組。方向盤後方的儀表組也是液晶螢幕,沒有引擎轉速、時速、水溫或油量指示等表組,反而是更簡單明瞭的將電量、里程、時速等資訊秀給駕駛人看,畢竟電動馬達沒有控制轉速以求力量輸出的狀況,自然可以減化許多行車資訊。

非常 BMW 卻又不僅是 BMW

發動後的 BMW i3,對已經習慣了傳統引擎車款震動感的人來說,雖然腦袋很清楚其實 i3 已經發動,但沒有絲毫震動的感覺,讓人還是需要時間調適,甚或試駕途中每每都還是會思考一下車輛是否已經發動。另一項需要時間來習慣的,就是位於方向盤右後側的排檔桿,其檔位安排順序為 D、N、R,撥桿右側頂端處則為 P 檔,問題就在於轉動檔位時,常讓人不自主的「入錯檔位」,因為 R 檔前撥、D 檔則是往後撥的檔位順序,幾乎已經是一種制約習慣,沿途在倒車時常常會向前轉動換檔,踩下油門踏板才發現車子又往前進。

雖然與現今多數傳統自排車款採相反之檔位設計,但原廠表示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駕駛人能直覺化地使用,向前進就往前轉動進檔,要後退就往後轉進 R 檔,使用上更為直覺簡便,從思考邏輯來看,應當是比較直覺式的設計,就好比搭電梯要往上,就按「上」的按鈕。

為了讓駕駛人能直覺化地使用,i3 排檔系統的檔位安排順序從前到後為 D、N、R,對於習慣了傳統排檔設計的消費者來說,需要些許時間來適應其不同之處。

不同於一般汽車引擎,電動馬達不需要拉抬轉速,只要踩下油門就能立即傳輸動力,i3 所搭載的電動馬達可輸出 170 匹的最大馬力,最大扭力則為 25.51 公斤米在起步後立即供輸,因此 i3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只要 7.2 秒就能完成,加速到時速 60 公里更只要 3.7 秒,而電動馬達動力輸出的特性,從時速 80 公里加速到 120 公里的後段加速,更優異地只要 4.9 秒即可完成。

全面性的節能思維,同步滿足駕馭樂趣

受惠於輕量化結構的設計,以及電動馬達、電池組都置於車身底板下緣,踩下油門後立即能感覺到沉穩、紮實的剛性表現,1597mm 的車高沒有絲毫搖晃,隨著加深油門深度,車尾傳遞而來之推力也更趨明顯。不過,只要一鬆開油門,i3 就好像踩了煞車一樣,減速力道非常明顯,事實上並沒有踩下煞車,而是動力系統進入動能回收模式,電動馬達也會自動從驅動功能轉為發電功能。

為了善用每一分資源,i3 配置有「Single-Pedal」功能,當駕駛人的腳離開油門踏板,i3 就會直接進入動能回收模式,電動馬達也會自動從驅動功能轉為發電動能,不過,讓人比較不習慣的,是鬆開油門後的 i3,有如持續進行檔煞的感覺,同樣也需要花點時間習慣。

如此設計確實能更有效率地運用電能,只是駕駛人需要花點時間來習慣,從阿姆斯特丹機場、穿過市中心來到濱海區域時,就已經非常習慣鬆開油門時的減速距離了。i3 雖然是 BMW 為銜接未來與力求環保的作品,其設計也以全新視野為出發,無論外觀造型或內裝設計,都與大家所熟悉的 BMW 截然不同,但 i3 在操控上的品牌特質,並未因此犧牲,包含了方向盤指向性、底盤傳遞而來的路面回饋、在車身重心的表現上也同樣細膩,無論在高速或市區內駕馭感受,全都令人感到熟悉,心中不自覺的想著:這是一輛不像 BMW 卻非常 BMW 的車款。

雖然 BMW i3 是以都會通勤為出發的小型掀背,擁有較為高挑身型以滿足空間需求,但受惠於動力系統配置於車底的優勢,i3 重心紮實且操控同樣精彩。

從 BMW i 品牌的成立來看,i3 駕馭操控表現並非首要出發;如何有效運用並掌握綠能才是重點。因此 i3 配置的動態駕馭控制系統,僅有 Comfort、Eco Pro 與 Eco Pro+三種模式,並沒有 Sport 或是 Sport+模式,在 Eco Pro+模式下還特定將時速限制在 90 公里以內,如此一來能更有效地達到節能效果。當然,因應不同駕馭模式會有不同動力輸出表現,因此續航里程也會因駕馭模式而有所增減,如果以 Eco Pro+模式來行駛,充飽電的 i3 可連續行駛達 200 公里之譜。

透過智慧型手機 (iPhone) 的串連網路世界,i3 得以擁有強大的資訊輔助,讓駕馭更寫意輕鬆;將車輛停好並插上充電線後,車輛的能源管理、保全系統等,還有最重要的配套交通方式,都會傳遞至手機上。

這樣的實用性有多高,至少在試駕時奔馳於阿姆斯特丹郊區與市區,甚至還進行了兩趟的激烈繞錐體驗,仍然有超過 100 公里的續航里程,實用性昭然若揭。而結束一天的行程後,將 i3 停到 BMW 安排好的停車場內,接上電源進行充電,手機螢幕顯示了 i3 的車輛狀況,殘存電量顯示、以及預計充飽電源的時間;當然接下來的路徑顯示與所需時間,也一一顯示在手機上,如此周延的設計,確實會讓電動車更易於融入生活,至少,如果可以,我會想要購入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