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撰文

Hyundai 提供

攝影

47,320

2012

4月

20

不知從何時開始,歐風設計已成為全球汽車製造廠的發展方向,各國車廠都不斷推出符合歐洲市場口味的新車型以鞏固品牌地位,甚至直接在歐洲設立 R & D 設計研發中心,聘請世界頂尖設計人才,打造美型與功能兼備的車款。

近幾年,Hyundai 集團迅速竄起,不僅在北美市場大受歡迎,於歐洲更持續以驚人的成長率擴大版圖,目前已晉身全球第 4 大汽車集團,其中一大致勝關鍵,就是將歐風化融入品牌產品中。

早在 1990 年代,Hyundai 便在德國 Frankfurt (法蘭克福) Russelsheim 鎮成立 Hyundai 歐洲設計中心 (Hyundai European Designer Center),延攬超過 20 位優秀設計師在此設計部門服務,並自 2005 年起陸續推出 Matrix、Getz 等充滿歐風的新車型,成功擄獲歐洲人的心。此外,成立歐洲設計中心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洞察趨勢、發展品牌家族風格,畢竟當這麼多的車廠都朝歐風邁進時,若缺乏品牌自我色彩,便容易失去定位、迷失在茫茫車海裡!

自 2000 年起,Hyundai 歐洲設計中心每年均藉由國際車展舞台,發表全新概念車種,無論是造型設計、使用思惟,抑或綠色動力的成果展現,均讓世人見識到它們卓越的研發能力與旺盛的企圖心。而在近幾年發表的概念車中,當屬 2010 年於日內瓦車展發表的 i-flow Concept 概念車最具代表性,這是集團首度發表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概念的設計傑作,並宣示這將是未來每一款 Hyundai 新車的共同設計語言,而重返臺灣市場的國產新世代 Elantra,就是第一部採用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設計語彙的量產市售車。因此,想要了解第 5 代 Elantra 究竟在設計上有何驚豔之處,最好的方式就是從 i-flow Concpet 概念車進行解讀。

車壇首創,Fluidic Sculpture 流體雕塑美學

Hyundai 是全球公認、近年在設計領域上進步最快的品牌,旗下 Elantra、Sonata,乃至於 Veloster 車款,都擁有流暢動感的迷人造型,事實上,這都是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設計概念的成果。2010 年於日內瓦車展登場的 Hyundai i-flow Conceot 概念車,是一款車長 4,780mm、車寬 1,850mm、車高 1,420mm、軸距 2,800mm 的 D-Segment 概念房車,然而它打破傳統四門房車在造型上的限制,擁有流暢優美的線條,並融入仿生化設計,長車尾、短前懸所構出獨特的車身比例,渾身散發出前衛跑格。

i-flow Concept 概念車是第一部採用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概念的車款,這項設計理念已陸續落實在 Elantra、Sonata 等量產市售車上。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的精髓,在於利用豐富的線條,刻劃出肌理分明、張力十足的曲線,隨著光線照射角度的不同,能在車身板金上呈現曼妙的光影變化,因此在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理念下所打造出的新車,都有如 i-flow Concept 概念車般充滿前衛感受。

豐富的車身線條營造出強烈的肌力美感,讓整車散發出蓄勢待發的跑格,堪稱力與美的結合。

當然,概念車的外觀呈現較為大膽鮮明,不見得適用於市售車身上,不過 i-flow Concept 概念車點出幾個重要的家族化風貌特徵,例如六角形水箱護罩、銳利的鷹眼式頭燈、充滿肌肉感的輪拱設計、銳利且深邃的車側腰線,以及如寶石般閃閃發光的大型尾燈,如今都已實現在新一代 Hyundai 市售車身上,i-flow Concept 概念車帶給 Hyundai 設計團隊的啟發與思考絕對功不可沒!

融入力學與機能的整合性設計

話說 i-flow Concept 概念車的主要目的是闡述家族設計語彙,但事實上它不只表達出仿生化的優美線條,也同時將空氣力學與增進動力效能的太陽能電池車頂,一併架構在整體車身設計內,可說是兼具美學、力學與機能的全方位展示平台。

首先在空氣力學方面,這是歐洲先進車廠近幾年來持續鑽研的一項課題,因為低風阻意味著引擎能以更低的負載量運轉,耗油量隨之降低。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同時考量到流體力學效果,因此 i-flow Concept 概念車的風阻係數僅 0.25Cd。

i-flow Concept 概念車在前衛的外觀底下,隱藏風阻係數僅 0.25Cd 的卓越表現,拱形車頂結構能讓氣流滑順地流至車尾,而車側兩道腰線則順著車尾構成彷如能讓氣流快速排散的通道;車頭則裝載特殊的主動式下擾流系統,能隨車速與迎風速度的不同,自適調整出最佳的氣流流動角度,加上兩只前移的飛刀式後視鏡,進一步降低流竄至 A 柱下方的擾亂氣流,造就出 0.25Cd 的低風阻係數,是成就二氧化碳排放量 85g/km、耗油量 3L/100km 的幕後功臣之一。

車頂裝載半透明的太陽能電池模組,穿透式的設計帶來愉悅的乘坐感受。

訴求對環境友善的 i-flow Concept 概念車,搭載一套先進的柴油 diesel-electric 柴油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為了讓電能做更有效的管理與運用,設計師將車頂設計成裝置太陽能電池的儲放空間,半透明式的設計同時達到全景式天窗的功用,與前擋連成一氣的大膽設計,不僅再次衝擊視覺焦點,更能讓車內乘客享受到天然又不至酷曬的太陽光,絕對是太陽能電池與全景天窗兩相結合的最佳典範。

3D 立體尾燈在夜晚點亮時猶如紅寶石般光可鑑人,這項設計已實際落在 Elantra 與 Sonata 等量產車身上。

從 i-flow Concept 概念車的整體造型設計來看,大膽、創新,兼具流體力學與實用機能,將生硬的功能與感性的美學做了最完美的融合與詮釋,堪稱是 Fluidic Sculpture「流體雕塑」的極致表現,因此當量產市售車注入這道生命力後,註定要成為車海中最閃耀的明星。

與 BASF 聯手合作的創新材料設計

BASF 是德國著名的化學公司,在化工材料領域赫赫有名,之所以提及 BASF,是因為 Hyundai 在 i-flow Concept 概念車的開發專案中,找來 BASF 進行外觀塗裝、內裝材料與引擎封裝技術的設計,開啟異業結合、創造最大利益的歷史新頁。

Hyundai 藉助德國化學大廠 BASF 之力,透過新式材料與應力分析,將座椅與控台等內裝組件進行縮小輕量化,營造寬敞的車室空間。

i-flow Concept 概念車的外觀散發著金屬般的迷人光澤,這可不是一般汽車烤漆能達到的效果,拜 BASF 提供的液態金屬鍍膜技術之賜,能呈現如同反射鏡般的拋光效果,將豐富的車身曲線表達得一覽無遺,由於該塗料為水性環保材料,對大自然的污染程度遠較一般塗料低,表達對環境的貢獻。

新材質的使用,讓座椅在輕薄之餘保有柔軟的彈性與優異的散熱效果,是汽車材料力學的重大突破。

內裝部份,Hyundai 與 BASF 有著共同的默契,其一是機構極小化與空間極大化的概念,其二是要打造出極度柔軟、舒適的內裝質感。在藉助 BASF 對於材料科學的專長下,以先進的應力分析及 cutting-edge 的設計方法縮小座椅及控台體積,名為「Steron」的專利材料可保持座椅高度彈性,夏天時亦不悶熱,是材料運用上的重大革新。另外,儀錶板上部則使用 Elastoskin 塗料噴灑,擁有歷久彌新的高光澤度。

Blue Drive 動力系統,配置先進熱電廢熱回收技術

雖然,i-flow Concept 概念車是用以闡述 Hyundai 新一代車款的家族造型方向,但在動力科技上,它也同時展現 Hyundai 工程師的研發成果,尤其在如何保留引擎熱能,並轉換成可利用的議題上,Hyundai 可說是車壇先驅。

i-flow Concept 概念車搭載下個世代的 Blue Drive 動力系統,在 diesel-electric 柴油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基礎下,由一具 1.7 升柴油引擎搭配兩階段渦輪增壓系統作為心臟來源,變速箱則是 6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系統。由 BASF 與 Hyundai 合作開發的熱引擎封裝系統,能更快讓引擎達到最佳工作溫度,同時車輛怠速時也可保留熱能,經實驗室測試,一般引擎從熄火後降至攝氏 40 度僅需 3 小時,但 i-flow Concept 概念車卻可延長至 14 小時,原廠表示於夏天可減少 5%的耗油量與廢氣排放,冬天至多可達到 9%,功效顯著。

在鋰電池柴油 Hybrid 基礎下,i-flow Concept 概念車融入先進的廢熱回收系統與熱封裝技術,大幅降低冬季行駛的油耗與排碳量,平均每公升柴油可行駛 33.33 公里。

另一套先進技術則是熱電廢熱回收系統,藉由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熱電發電機,將排氣端的熱能進行回收,並轉換為可利用的電能,油耗因此改善 5%。除了硬體上的創新,在軟體上也同步升級,eco-driving 能指導駕駛者以最經濟的方式開車,而 active Eco 功能則會視行駛路況調整出最佳動力。

此外,聰明的 eco route 系統還可結合即時交通狀況與 3D 圖資,為車主計算出最省油的路徑以達目的地,在這些先進科技領導下,i-flow Concept 概念車達到二氧化碳排放量 85g/km、綜合油耗 3L/100km 的成績,別忘了,它可是一部能供四人舒適乘坐的大型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