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揚

撰文

BMW 提供

攝影

66,233

2011

10月

26

要回溯 BMW 的歷史,就得由 Karl Friedrich Rapp 這位傳奇人物說起,因為這位不世出的天才創辦人,早在 1913 年時、便將慕尼黑近郊的一家腳踏車工廠改建為飛機引擎工廠,命名為 Rapp-Motoren Werke,以生產飛機引擎而開始聞名於德國南部 Bayerishe (巴伐利亞省),且奠定了日後 BMW 車款性能與造型兼備的風格!

從生產飛機引擎到轉戰兩輪領域

而在 1913 年 Karl Friedrich Rapp 成立 Rapp-Motoren Werke 同時,巧合的是、BMW 另一位創辦人 Nikolaus August Otto、4 行程汽油引擎發明者之子 Gustav Otto,也在慕尼黑近郊成立了航空機械製造廠,並於 1916 年 3 月 7 日將工廠擴編為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 (Bayerische Flugzeugwerke,簡稱 BFW)。

隨後,Rapp-Motorenwerke 工廠不但獲得投資、1917 年 7 月 21 日改名為巴伐利亞引擎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BMW),加上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身為軍需品供應商的 BMW 特別在慕尼黑近郊的 Oberwiesenfeld 機場附近設置了大型工廠,替軍方製造飛機引擎,且於 1918 年 8 月 13 日改制為上市公司的形式:BMW AG,成為巴伐利亞省最大的機械工廠。1922 年、BMW AG 合併了 BFW,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 BMW,並將 1916 年 3 月 7 日 BFW 工廠擴編完成的那一天,定訂為 BMW 的創廠日。

BMW 的前身,其實是以製造飛機引擎而聞名的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 (Bayerische Flugzeugwerke,簡稱 BFW) 與巴伐利亞引擎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BMW) 的結合。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境內禁止製造飛機,嚴重打擊了正在成長中的德國航空工業,也迫使 BMW 轉為製造鐵道用的制動器,並開始發展機車用的引擎。

1920 年,由 Martin Stolle 設計了第一具 BMW 機車引擎:M2 B15,1923 年則是將原本飛機用、排氣量 500 c.c.的 Type VI 引擎移植到機車之上、推出著名的 R32 機車,且率先採用了軸傳動設計,也讓軸傳動設計成為 BMW 的特色,甚至直到今日都還可以在 BMW 的機車上看到軸傳動設計。也因為 R32 所搭載的引擎其實就是 BMW 的螺旋槳飛機用引擎,所以 BMW 特別在 R32 的油箱兩側,首次鑲嵌了宛如飛機螺旋槳轉動時的廠徽,並加上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省的傳統顏色:藍與白,並一直沿用到今日。

1920 年,Martin Stolle 設計了 BMW 第一具 500c.c.機車引擎:M2 B15 (上圖),可惜並沒有量產,但 1923 年推出的 R32 機車,便可以在 1937 年時、創下 279.5km/h 的成績,且該紀錄連續保持了 12 年之久才被人打破。

與 BMW VI 飛機採用相同引擎設計的 R32,不但於 1929 年 9 月 19 日,在車手 Ernst Henne 的騎乘下、數度打破世界紀錄,甚至還在 1937 年時、創下 279.5km/h 的成績,且該紀錄連續保持了 12 年之久才被人打破。

邁向四輪世界、奠定傳統

成功地從天空轉戰地表二輪領域後,BMW 的下一步、瞄準的當然是汽車的市場,所以早在 1925 年便開始研發汽車作品的 BMW,便於 1928 年、以 1,600 萬馬克的價格,併購了位於德國 Thüringen 的 Eisenach 的汽車代工製造廠,並獲得生產 Dixi 3/15 PS 的權利;1929 年 1 月,BMW 並將這款車加以調校、且改以 3/15PS DA2 的型號上市,DA 為 Deutsche Ausführung (德國製造)之意,不但登場後大受好評,且當年還贏得了賽車路線經過阿爾卑斯山所有主要道路的 Alpenpokal 5 日國際巡迴賽,3 年就賣出 18,976 輛之多,1932 年更進一步打造出屬於 BMW 自己的第一輛車:3/20 PS。

1932 年登場的 3/20 PS,又被稱為 AM 4:Ausführung München 4 Gange、慕尼黑生產、4 速之意,是第一輛 BMW 自製的汽車產品,且共有雙門車型、旅行車型和 4 座敞篷車型。

1932 年時登場的 3/20 PS(又稱為 AM 4,為 Ausführung München 4 Gange:慕尼黑生產、4 速之意),是第一輛 BMW 自製的汽車產品,且一共有雙門車型、旅行車型和 4 座敞篷車型,搭載了改良自 Dixi 的 782 cc.直列 4 缸引擎,擁有 20 匹的最大馬力與 80km/h 左右的極速,且同年於 Baden-Baden 舉行的 Concours d'Elegance 車展中便獲得了優勝,奠定了 BMW 及性能與造型於一身的傳統。

1933 年登場的 303,是 BMW 的第二款汽車,卻是 BMW 第一款搭載直列 6 缸引擎的汽車,並首度在車頭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罩。

至於 1933 年登場的 303,雖是 BMW 的第二款汽車,卻開創了兩樣 BMW 一直到今天都還維持著的傳統,因為搭載 1.2 升引擎、極速可達 90km/h 的 303,不但是 BMW 第一款搭載直列 6 缸引擎的汽車,更首度在車頭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罩。

打造都會小車,確立車系命名

除了早造出多款性能與造型兼備的雙門跑車、4 門房車及旅行車款,1950 年代初期、隨著經濟開始好轉,人們開始不再滿足於一般的機車,於是 BMW 的工程師們在義大利都靈車展上看到了由米蘭 Iso 車廠所設計的 Isetta,開啟了車壇都會型微型小車的生產。

1955 年,第一輛 BMW Isetta:Isetta 250 誕生,BMW 除了替它換上了自家 R25 機車上 245c.c.、12 匹馬力的引擎,使 Isetta 的極速可達 85km/h,可愛的造型、獨創的前掀式側開車門,更是讓 Isetta 第一年就銷售了 13,000 輛,且陸續還開發出敞篷車型或迷你廂型車等版本。

1955 年,第一輛 BMW Isetta 誕生,可愛的造型、獨創的前掀式側開車門,不僅讓 Isetta 第一年就銷售了 13,000 輛,且陸續還開發出敞篷車型或迷你廂型車等版本。

BMW 過去複雜的命名方式,則是在 1972 年、BMW 全新總部完工的同年、推出第 1 代 5 Series 後被捨棄,改以第 1 個數字代表車系類型,第 2 和第 3 個數字表示車型的排氣量,而第一款以此為命名的 BMW,正是第 1 代 5 Series 的 520,隨後並陸續開發出 3 Series、7 Series,以及 6 Series 與 8 Series 雙門跑車車系。

1972 年發表之 520,正是第一款以第 1 個數字代表車系類型,第 2 和第 3 個數字表示車型排氣量為命名方式的 BMW 車型。

而且,日漸茁壯的 BMW 並沒有墨守成規,不但又接著於 1990 年代起研發出多款全新車系,更於 1999 年在 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 4 輪驅動休旅車級距中、首創 SAV (Sports Activity Vehicle) 運動型休旅車概念,並成功打造出 X5、X3 與 X1 車系,2005 年發表的 1 系列,更是掀背車級距中少見後輪驅動車型,更曾推出 Z8、Z3、Z4 在內的 Z 家族雙座敞篷跑車。

跨足賽車競技,掀起 M 族炫風

除了道路上的表現讓人驚艷,BMW 在賽車場上也擁有非常耀眼的成就,不但很早之前就曾在 Mille Miglia、Alpenpokal 等國際耐久賽事中展露頭角,1972 年時還特別成立了 Motorsport GmbH 部門 (即今日 BMW M GmbH 部門的前身),並於 1978 年打造出 BMW 第一輛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超級跑車:M1。

原本 BMW 欲與 Lamborghini 共同開發、最後卻由 BMW 獨立開發出來的 M1,搭載了一具 3.5 升直列 6 缸引擎、可輸出高達 277 匹的最大馬力,為 BMW 所打造的第一輛超級跑車。

原本 BMW 欲與 Lamborghini 共同開發、最後卻由 BMW 獨立開發出來的 M1,大量採用賽車科技,所搭載的 3.5 升直列 6 缸引擎、可輸出高達 277 匹的最大馬力。同時,1980 年 BMW Motorsport GmbH 也開始投入 F1 賽事,打造出擁有 800 匹馬力的 1.5 升渦輪引擎,並在 1982 年提供給 Brabham 車隊使用,且在 1983 年拿下世界冠軍。

BMW Motorsport GmbH 不但曾以 M1 賽車進軍 Le Mans 耐久賽事,1980 年也開始投入 F1 賽事,打造出擁有 800 匹馬力的 1.5 升渦輪引擎,並在 1983 年拿下世界冠軍。

而挾著奪冠旋風,BMW 不但於 1984 年、利用原廠底盤代號 E28 的 5 Series 開發出第一輛掛著「M」廠徽的一般量產車款:M5,以強悍的性能與操控表現讓性能迷趨之若騖,直到今天、歷代 M3、M5、M6 等 M 家族成員,也都是性能迷及賽車手的夢幻逸品,也更確立了 BMW 堅持駕駛樂趣至上的開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