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揚

撰文

Mercedes-Benz 提供

攝影

89,209

2010

11月

18

儘管 Mercedes-Benz 過去所生產的車款,除了性能強悍的 AMG 車型外,通常都是給人一種懸吊設定偏軟、較強調行路舒適性的印象,但這幾年來,隨著品牌的年輕化,Mercedes-Benz 的車款也已變得越來越不一樣,不僅在新車的外型與內裝上賦予了更多源自賽車科技的熱情,針對最能提供駕駛樂趣的底盤設定,它們也投注了許多心力,除了開發出如 Agility Control 及 Airmatic 等能夠兼顧舒適與操控的設計外,還替熱血的 AMG 車主們,規劃了一系列深度體驗駕訓課程。

隨著品牌的年輕化,Mercedes-Benz 近幾年所推出的車款,不僅外型導入了更多源自賽車科技的空力套件,底盤設定也越來越能兼顧舒適與操控,並提供駕駛人更豐富的駕駛樂趣。

軟硬兼施的懸吊設定

讓 Mercedes-Benz 之懸吊設定脫胎換骨的 Agility Control 敏捷懸吊系統,是 Mercedes-Benz 底盤工程團隊所開發的全新機械式懸吊機構,可透過巧妙的設計,在傳統懸吊系統的避震阻尼結構之中,裝置另一具較小的阻尼,大阻尼如同傳統設計,負責抑制較大的車身震動,同時,透過大阻尼內的小組尼,用來吸收較小的振動。Agility Control 最重要的巧思,也就是在一套懸吊機構之中,使用了 2 個不同功用的阻尼,因此能在底盤上,藉由不同阻尼係數的內外阻尼同時作用,讓車輛以操控穩定為主時,還能兼顧乘坐的舒適性。

Mercedes-Benz 的 Agility Control 敏捷懸吊系統,是在傳統懸吊系統的避震阻尼結構之中,裝置另一具較小的阻尼,大阻尼如同傳統設計,負責抑制較大的車身震動,同時,透過大阻尼內的小組尼,用來吸收較小的振動,能藉由不同阻尼係數的同時作用,讓車輛兼顧穩定性及舒適性。

讓 Mercedes-Benz 車款動態表現脫胎換骨、充滿工程巧思的 Agility Control 設計,在汽車懸吊設計上寫下了突破性的新頁,因為在目前的高成本車款中,通常是以電子控制的方式來改變阻尼,創造出可應付不同路面與操控模式的懸吊系統,然而,電子化懸吊機構雖然能達成目標,但成本高及機構複雜仍是主要的缺點,但 Mercedes-Benz 的這套 Agility Control 系統,由於採單純的機械化結構,卻能夠擁有電子化懸吊系統的優點,非常高明。

Mercedes-Benz 這套名為 Airmatic 的主動氣壓懸吊系統,可在車輛需要載重或跨越崎嶇地形時,將筒身內的空氣增加或釋放,提高車身 30 到 110mm,以突破崎嶇地形的需要。

此外,Mercedes-Benz 還擁有一套名為 Airmatic(Adaptive intelligent ride control)主動氣壓懸吊系統,屬先進的高低可調式懸吊系統,可在車輛需要載重或跨越崎嶇地形時,輕壓按鈕、將筒身內的空氣增加或釋放,且視車型不等能提升車身高度 30 到 110mm 不等,同時,中央及後軸差速器也會作動,將崎嶇地形下的行車狀況抓地力提至最高。而且這套氣壓懸吊系統在車速超過 120km/h 時,會自動降低車高 20mm,車速低於 60km/h 才回復原本高度,以減少風阻及油耗。此外,Airmatic 氣壓懸吊系統還可搭配附水平控制功能的的 ADS(Adaptive Damping System)可調阻尼機構,可讓駕駛人在 Auto 自動、Sport 跑車與 Comfort 舒適模式中自行選擇,不但能提升惡劣地形的征服能力,也兼顧了它們在一般路面或高速公路上的行路舒適性。

Airmatic 氣壓懸吊系統還可搭配附水平控制功能的的 ADS 可調阻尼,能讓駕駛人透過中控台中央的按鈕,選擇 Auto 自動、Sport 跑車與 Comfort 舒適模式

而在剛引進國內不久的 E-Class Estate 旅行車型上,則是搭載了最新的 Direct Control 直效操控懸吊,且標準配置 Airmatic 主動氣壓懸吊系統與自動後軸水平系統,在車廂後方滿載時,仍舊可維持後軸與前軸之間的水平,減少滿載重量對車身動態的影響。E-Class Estate 懸吊也經重新調校,採用比房車略微硬朗的阻尼和防傾桿設定,在維持低輪胎噪音、震動的情況下,保有與房車媲美的操控敏捷性。後軸部分,Mercedes-Benz 將在車款上使用超過 25 年的多連桿後懸吊重新設計,將後軸蓋上增加橫向支撐樑,將後軸支撐面積增加,減少傳入車內的震動,在行經不平整路面或過平交道時更能感受到大幅提升的舒適性。

SLS AMG 鷗翼超跑的懸吊結構則是採用了與 F1 賽車相同的全鋁合金雙 A 臂設計,可在過彎時讓車輪以更接近垂直的角度接觸地面,讓輪胎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抓地性能,並提供更多樣的束角、傾角等之設定。

至於在 Mercedes-Benz 的當家鷗翼超級跑車:SLS AMG 上,懸吊結構則是採用了與 F1 賽車相同的全鋁合金雙 A 臂(Double-Wishbone Suspension) 設計,可擁有較靈活的操控表現,且在過彎時讓車輪以更接近垂直的角度接觸地面,讓輪胎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抓地性能,並提供更多樣的束角、傾角等之設定,也可滿足不同場地的需求。而且 Mercedes-Benz 並沒有在 SLS AMG 上採用系統複雜且重量較重的電子式軟硬可調懸吊結構,而是採傳統阻尼固定式的設計,但由於懸吊軟硬間的設定非常出色,所以並沒有因為其超級跑車較硬派的設定,便犧牲了它的行路舒適性。

安全的駕駛樂趣

除了在懸吊系統的結構與設計上大力改變外,Mercedes-Benz 也在車輛的操控系統與剎車系統部分加入了許多先進的設計,如與車輛主動安全息息相關的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便能在車身即將發生打滑危險,利用感知器及早察覺危險(例如車輪空轉或喪失抓地力)、馬上啟動,一方面降低引擎的扭力輸出,同時在一個或數個車輪以精準的力道施加煞車,讓車身迅速恢復穩定。

有搭載 ESP 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右車,在車身因速度過快或遇到濕滑路面而將滑出路面(如圖中左車)時,感知器察覺後,馬上便會啟動,一方面降低引擎的扭力輸出,同時在一個或數個車輪以精準的力道施加煞車(如圖右放大處),把行車動線導回綠色的正確路線。

至於 1997 年開始便成為 Mercedes-Benz 旗下車款標準配備之一的 BAS(Brake Assist System)煞車輔助系統,則是能依據煞車速度辨識緊急煞車並立即累積最大煞車力,在更短的時間內讓車輛完全停止,而且拜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所賜,當車輛緊急煞車啟動時,輪胎不會鎖死,方向盤仍可轉動,且當駕駛人將煞車踏板鬆開時,BAS 將自動停止作用。

BAS 煞車輔助系統,則是會透過系統,依據駕駛人煞車速度辨識緊急煞車,並立即回饋最大的煞車力,在更短的時間內讓車輛完全停止,且作動時儀錶板下方的 BAS 指示燈會迅速亮起。

此外,Mercedes-Benz 還研發了一套名為 Adaptive Brake 的智慧型煞車系統,即在於遇上複雜的危急狀況,也能巧妙的應付,比傳統的煞車系統更能精密,能更迅速的反應煞車需求,大幅縮短煞停距離,且使 ESP、ASR、ABS、BAS 等安全配備的運作皆達到最佳化。而且一旦發生意外,前座氣囊、側邊氣囊、車窗氣簾還會依撞擊型態及力道大小分別啟動。例如在遭受前向撞擊時,智慧型感測器會自行判定撞擊力道的嚴重程度,決定兩段式前座氣囊的充氣量,同時依照撞擊力道的大小,指示前、後座的安全帶預縮裝置立即將乘員安全帶束緊,讓你在盡情享受駕駛樂趣時,還能有充分的安全保護做後盾。

狂飆 AMG Mercedes-Benz 深度體驗

當然,如果你連在一般道路上駕駛 Mercedes-Benz AMG 的性能車款都已無法再激發任何駕駛熱情了,沒關係,原廠還準備了包準你血脈賁張、且能習得完整駕駛技巧的 AMG 深度體驗營與 AMG 冬季體驗營。

針對全球 AMG 車主所舉辦的 AMG 深度體驗營,每年都會在德國、西班牙等歐洲知名賽道舉辦,並請來專業車手、駕駛包括 SLS AMG 等各式 AMG 車款,教授正確的駕駛技巧。

深獲好評、且每年都會造成轟動的「AMG 深度體驗營」與「AMG 冬季體驗營」,是 Mercedes-Benz 原廠針對 AMG 車主所量身打造的駕駛訓練營,舉辦地點為德國、西班牙等歐洲知名的賽道,冬季體驗營則是在冰天雪地的瑞典北極圈內進行;原廠會針對每一名 AMG 車主不同的駕駛需求,透過試駕或試乘 AMG 車款,進行專業的課程與賽道訓練,進一步瞭解 AMG 車款的動態性能與極限。在原廠精心規劃的專業課程中,經驗豐富的原廠教練不但會透過詳盡的客製化指導及示範,協助車主瞭解如何預知及避免危險,以及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正確操控車輛的技巧,且會獲得善用各項 AMG 創新安全科技的新知。

AMG 冬季體驗營則是每年冬天都會在冰天雪地的瑞典北極圈內舉辦,不僅能讓參加的 AMG 車主體驗難得的雪地甩尾經驗,還能飽覽極地美景,是相當難得的體驗。

此外,這 2 種類型的體驗活動都會結合精緻住宿與美食行程,讓車主可以深度體驗集尖端科技、極致性能、安全與奢華等特色於一身的活動規劃。訓練課程的項目則是包含繞錐及車輛荷重情況下重心變換訓練、過彎及煞車技巧、指導駕駛、段落訓練等多種課程,可讓每一位參加活動的 AMG 客戶,在國際規格的賽車場上練習掌控車輛的動力與表現,並充分體驗 Mercedes-Benz 安全科技在危急狀態下發揮出的強大防護能力,且能夠更進一步地瞭解車輛的動態性能與極限、準確評估及掌控危急狀況,適時適當地採取精確的駕駛動作。